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油画作品-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艺术创作
发布日期:2014-12-07 浏览次数:4346 关键词:
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油画作品-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艺术创作
\
创作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系列油画作品,源于我长时间的思索和探索,也是我过去艺术创作思惟另一向度的展现。
从具有批判性的“关注中国文化市场”系列,到深切关注中东各民族命运的“中东的鸽子”组画;从传递生命情怀的“汶川特大地震”系列,到展现广州百年历史进程的“百年广州”系列,我一直力图在本土与全球、现实与历史的不同维度上展开广阔而又深刻的艺术创作审阅。去年10月,共建21世纪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国家战略,启发了我在更具历史空间张力的情境下进行创作的新的艺术构想。
一位艺术家应当有这样的担当——立足于当代的社会现实,从重大层面给予深刻的人文关怀。现实又源于历史,对历史发展的重大脉络和遗存,艺术家同样应该给予殷切的观照。这是文化的自觉追寻,也是艺术家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。
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航线之一,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、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,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。
身在广东的我,觉得自己的艺术创作应当与本土的历史建立联系,同时又展现出某种世界眼光。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正好是一个连接本土与全球、现实与历史多重关系的重要母题。确立创作选题后,我便快马加鞭地开展资料的搜集工作——在藏书楼查阅历史文献,了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历史和当代最新学术前沿研究成果;在博物馆细心观察各种有关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历史遗物和水下出土文物,了解海外商业的遗珍;到“海上丝绸之路”重要节点如南海神庙、黄埔古港等地考察,去追忆、体验当年的盛景……这些前期工作,让我的创作冲动越来越强烈,构思越来越清楚。
珠江的景观经由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,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过去河道密布、江渚平滩的地平线亦已难寻踪影。于是,我搜集了很多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上半叶的老照片、早期西方传教士与使团来访中国所绘的风景画、风俗画等。这是一项艰辛而乐趣无限的工作,为还原当时的历史真实样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参考。
经由夜以继日的研究与创作,今年我已完成了一部门反映珠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有关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油画作品。这批尺寸相同的作品以反映珠江口岸如广州、东莞、香港、澳门这些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沿线城市的历史风采为主,以描绘不同类型的历史遗物为辅。在夸大色彩色调和笔触肌理表现力的同时,我尽可能地将曾经汹涌澎湃、喧闹异常的场景置于一个冷静、宁谧的氛围中,以凸显历史时空的疏离感与错位感。创作中的几张描绘外销商品的静物画,是当年繁荣的中外商业的佐证,我赋予了它们像国家之间往来使节一般的庄重感。在这批作品中,我还用颜料弹了一些若隐若现的直线,或与景物融于一体,或光鲜地凸显于画上,这是我特地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系列组画发展出来的语言,以增加画面的历史质感。
在这一系列组画中,我但愿能够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觉,较完整地反映中外之间共同搭建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历史状貌。现已完成的这批作品,都是立足于海内的,主要描绘的是广州、广东洋面及水下考古出土文物。反映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域外国家与地区的面貌,像东南亚、印度洋沿岸以及红海、地中海沿岸诸港口城市的风采,同样是我的系列组画所不可或缺的部门。我将继承到相关国家寻觅创作素材,这将成为我接下来最重要的创作铺排和挑战。大芬村油画网整理编辑
分享文章===